缺乏耐心几乎是所有人的本性,也是绝大多数人最终未能矫正的习惯。很多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为缺乏耐心而处处吃亏却又从不自知;出处吃亏的结果是越来越急于求成,越来越缺乏耐心——于是一生都只能在这个死循环中左冲右撞而后最终混个死因不详。
为什么我们竟然越学越差? 因为我们从未相信自己能够学会、学好! 更令人在想明白之后不寒而栗的是:我们甚至可能并不知道“我们从未相信过”。
骨子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从来都不相信我们能够学好一门外语──更不用说多种语言。那些精通多种语言的人,在我们眼里都是天赋异禀的人,“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
教育的古怪之处在于,如果把学生当做天才去教育,学生几乎注定不会成为天才,因为天才是靠自学的;但是,如果把学生当做弱智去教育,那学生肯定会变成弱智──因为人傻是被教出来的。
他们将出生几个月的猫或者猴的一只眼睛用手术缝合;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重新打开。研究表明,即便后来重新打开缝合的眼睑,这些动物的眼睛也不能再获得视觉功能。在这段时间内关闭一只眼睛对于动物脑中视觉区域的结构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于成年猫进行同样时间或更长时间的视觉剥夺既不会影响它们的视觉能力,也不会影响它们的大脑结构。只有年幼的动物在它们发展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才会因此剥夺视觉敏感。
其实David Hubel和Torsten Wiesel的真正贡献在于他们证明了大脑是“可塑”的,而非一成不变的。而他们两人的局限恰恰在于人们津津乐道的“关键期”。当时,他们俩还是“区域论”的坚定支持者──而区域论,很久之后才被学术界推翻。
Taub教授CI疗法的成功首先证明区域论是错误的(至少不是完全正确的)——大脑可以重新组织自己;其次证明大脑自始至终都是可塑的,甚至可以重组——即,用一个新的脑图完成原本由受损的脑图完成的功能;最后证明的也是最重要的:脑图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
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最直观、最有意义的好消息是: 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 只要方法得当,并加以时日,一定能学好。 甚至,第二语言也可能超越母语成为主导语言。
“中风”其实是中国传统医疗概念,在现代医学概念中,这种病症叫做“Stroke”:血管因某种原因(比如存在血栓)突然阻塞而无法向大脑供血,于是就会引发部分脑细胞死亡,进而脑损伤会导致肢体的某些部分失去知觉。 ↩
只“学”不“用”(这是大多数中国学生的写照)的下场就是在十几年之后依然在学依然无用(这是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现实)。
只有不断地“用”,才能真正地“学”,因为所有技能的习得,都要靠试错(Trial and Error)。
做事的时候,出错是必然的,如果正在做事却一点错都没有,那不是做事──那是在做梦。
要知道知识的习得过程离不开试错,没有试错,就不可能有全面而真实的进步。所以,要知道犯错是正常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做事的时候,出错是必然的,如果正在做事却一点错都没有,那不是做事──那是在做梦。
父母期望孩子学好任何一样东西,都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仅仅出于好意是不够的。如果仅靠“一番好意”就可以成就事情,那这世界该多美好!可惜,现实并非如此。
潜移默化的教育最有效。
对于那些希望自己孩子学好英文自己却一点都不懂的父母来说,倒是有个实用的建议:为了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学,父母就应该跟孩子一起学──我的意思是“真学”,而不是做做样子。如果,你坚信英文有用,一定会有所挣扎;只要挣扎,就一定会有进步;只要有进步,就一定会开心,相信我,开心是传染性非常高的。当然,如果发现自己确实做不到,那么,请你也别对孩子有太多要求,随他去吧,看他自己的造化。
“English, for me, means freedom.”
能够流利阅读英语的好处很多。自由两个字基本上就是最大的概括。比如,我们可以直接阅读一手的文献资料,而不必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去读实际上错误百出的译文。译文往往并不靠谱,因为翻译真的是很难很难的工作。很多的时候,译文不靠谱都怪不得译者,起码,至少有一部分语言是根本无法翻译的。
这次经历,彻底改变了我对口语教学的看法:我以前总以为学生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说”(HOW)──我曾以为我自己的问题也是如此;现在我认为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这个,更重要的是他们“没什么话可说”(WHAT)。
后来我就养成了习惯,不再指望自己能够脱口而出,而是希望自己有备无患。每当我遇到一些要讲英文的正式场合,我一定会提前花时间先写“逐字稿”,
你的问题也许不在于你不会说,而在于你没什么话可说。
如何创作自己的口语书?
所以,“一切都只能靠自己”这句话从古至今在任何领域都绝无半点夸张。既然你跟别人就是不一样的,那么,那些不一样的内容──对你来说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只能靠你自己去整理。
“Whoever is a girl does not want to be loved, and whoever is a boy does not want to be royal to his lover.”
在西方世界里,不存在中文意义上的“早恋”。而在中文中,“早恋”这两个字是一个血淋淋的词汇──在中国境内每年因所谓的早恋问题而自杀的少年难以计算……
underage
One of the reasons why many parents want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separate school is that they are worried about possible underage sexual behaviors.
Animal Farm里,就是因为猪是最聪明的,所以是它们领导了起义。我们的文化之所以常常认为猪愚蠢,大抵上是因为《西游记》这部经典小说罢,八戒毁了猪的“世代英明”。
其实,用通俗易懂,且又合情合理的方式说的话,第二语言使用者真正能做到的是通过大量练习之前提到过的“换一种表达方式”──注意,不是所谓的“把中文思维换成英文思维”,而只不过是“换一种方式表达同样的内容”而已。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限制我们的思维。
serendipity
要知道知识的习得过程离不开试错,没有试错,就不可能有全面而真实的进步。所以,要知道犯错是正常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做事的时候,出错是必然的,如果正在做事却一点错都没有,那不是做事──那是在做梦。
所有需要靠积累才能获得的东西都很难,只因为大多数人并不真正了解积累的重要与意义。
我个人的每一场演讲,都要提前做准备——哪怕是已经讲过很多遍的内容。只要哪一次未提前做足功课,就必然出点这样那样的差错,无一例外。 所以,哪怕是讲一个笑话都最好提前写出来,然后自己先演练一下。事实上,每个善于讲笑话的都是这么做的——而大多数人只看到那些善于讲笑话的人最终举重若轻,于是就觉得那是天分,自愧不如。平日里,身边总是有一些人(其实是大部分人),无论多好的笑话都能被他们讲臭;为什么?因为没准备过么!为什么一辈子都没改善?因为他们把自己做不好的原因归结为“没天分”而不是“没充分准备”,所以,从未了解提前准备的重要,也因此做任何事情从来都只靠“临场发挥”——殊不知,“临场发挥”是那些提前充分准备的人才可能有的能力。
语言最终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所以,思考方式格外重要。大多数人不懂得如何正确思考,乃至于所要表达的东西漏洞百出却又不自知。
不能“只学英语”,这就好像用计算机绘图,只学“Photoshop”是不够的,要有足够的色彩、手绘基本训练,才能够自由创作一样。
不能“只学英语”,这就好像用计算机绘图,只学“Photoshop”是不够的,要有足够的色彩、手绘基本训练,才能够自由创作一样。有几本书,建议所有想获得正确思考能力,进而表达清晰的人阅读。 Thought and Knowledge: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inking 4th edition, by Diane F. Halpern Thinking and Deciding, 4th edition, by Jonathan Baron Argumentation: The Study of Effective Reasoning by Zarefsky David (Audiobook) Craft of Research, by Wayne C. Booth, Gregory G. Colomb, Joseph M. Williams Good Reasoning Matters!: A Constructive Approach to Critical Thinking 3rd edition, by Leo A. Groarke, Christopher W. Tindale 另外,还有三本关于文风(Style)的书籍也一定要看: A Plain English Handbook (1998), from Security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Prefaced by Warren E. Buffett (http://www.plainlanguage.gov) 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 by Stephen King (with audiobook) Style: Toward Clarity and Grace by Joseph M. Williams 另外,还有一个TTC (The Teaching Company)的视频教程,是我所见过最好的写作课程: Building Great Sentences。
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一门外语最大的公用莫过于增加一个不一样的信息获得渠道。
我并不是在说发音并不重要,而是在说它只不过是良好表达的众多因素之一。某种意义上,那些发音并不好(更谈不上标准)但是却可以自如表达的人更值得羡慕(比如黄西),因为他们早已经上路,而非像大多数人那样“永远”徘徊在起点。
Patricia K. Kuhl博士是华盛顿大学听说科学系(Department of Speech & Hearing Sciences)的教授,她的研究表明,刚出生的婴儿实际上有能力习得地球上的任何一种语言;也就是说,刚出生的婴儿实际上是“世界公民”(Citizens of the world)
实际上,每一种语言所使用的语音都是有限的。瑞典语使用16个元音,英语使用8个元音,日语只使用5个元音;而中文使用6个元音——比日语多了一个,这也能从侧面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学英语的语音要比日本人稍微容易一些。
让我们再看看科学事实。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语言,无从得知,保守估计应该有6700种以上的语言,这些语言所使用的语音全部加起来大约6000种左右。
一个人知识越渊博,对他来说习得新概念和新词汇就越容易。
不能“只学英语”,这就好像用计算机绘图,只学“Photoshop”是不够的,要有足够的色彩、手绘基本训练,才能够自由创作一样。
父母期望孩子学好任何一样东西,都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仅仅出于好意是不够的。如果仅靠“一番好意”就可以成就事情,那这世界该多美好!可惜,现实并非如此。
教育的古怪之处在于,如果把学生当做天才去教育,学生几乎注定不会成为天才,因为天才是靠自学的;但是,如果把学生当做弱智去教育,那学生肯定会变成弱智──因为人傻是被教出来的。
Community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ducation here at our university. We encourage all students to volunteer for at least one community activity before they graduate. …
We encourage all students to volunteer for at least one community activity before they graduate. A new community program called “One On One” helps elementary students who’ve fallen behind.(
What should you do, then, on those sleepless nights?
良好的沟通需要 思考能力——你最好有能力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组织能力——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效果可能全然不同; 观察能力——基本的情商总应该有吧?要看什么人说什么话,或者起码需要调整说话方式; 文字理解能力——不仅要听得清还要听得懂人家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什么言外之意; 最好还要有 足够的知识储备——就算你语音地道又怎么样?若是你缺乏基本常识,谁愿意跟你只是打打招呼聊聊天气,而后就不知所云?
最后一步是背诵。经常有学生问我,一篇文章跟读多少遍才行?我的回答是至少60遍。一篇托福听力录音大约90秒左右,中等熟练程度的话,大约三五分钟连跟读带反复模仿地完成一遍。平均算作5分钟一遍的话,60遍就是5个小时。每天1个小时,周一到周五就可以完事。很多学生听到这样的要求就直接放弃了,这样的人在这件事上不可能成功的,因为他们跟那些在此事上注定失败的人一样“对短期收益要求太高,对长期收益要求太低。”
读了一星期,朗读了几十遍(期间还有细微的模仿纠正,所以其实是百十来遍),只要再划上几分钟就可以做到把该文章一字不差地背下来。既然做了,就请按照我的说法做足功课。一定要背,至于为什么要背,以后会有详细的解释。其实并不费事的。这样大概练习10篇左右(周六日还可以休息!)已经足够。算算也不过是十周时间。十周之后,你的语音、节奏、记忆力、理解能力等等都不一样了,所谓“脱胎换骨”其实也不过如此。
浪费生命的重要原因——要求过低
学生都想学好,只不过大都基于种种原因—— 内在的、外在的——最终没学好而已。如果学好了,终生受益。某种意义上甚至可能世世代代受益——尽管知识无法通过基因遗传,但如果父母是某一领域的专家,那么子女会因为成长过程中的耳闻目染而自然而然获得哪个领域中更多、更深的知识。
大多数人学英语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中最严重却又最隐蔽的可能是这个:大多数人对短期收益要求太高,对长期收益要求太低。
“Trilingual”
事实上,大多数人很难做到用母语流畅朗读任何句子——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可以做到。
在工作中,输入至关重要,因为一个人的阅读理解速度不足够快,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一个人的能力——因为他获取、过滤、筛选信息的速度,以及获取的信息量和质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些限制。
无论多么荒谬的事情只要有人肯斩钉截铁地说出来就会有人(很多人)不假思索地相信。
只看到表象,从未深入实质,是一切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根源。
不必专门练习听力,朗读就够了
听写训练几乎是最浪费时间最无效果的所谓方法了。经常遇到学生这样的提问:“老师,我已经听写三个月了,怎么没有提高呢?”这样的时候我就很迷惑,心里想:“你都已经用三个月时间完美地证明这个方法无效了,怎么还来问我它为什么无效?”
关于“听写”训练为什么无效,其实只需要用两句话(尽管可能不雅)就可以解释清楚:1) 听不懂写个屁嘛!2) 听得懂写个屁嘛!这么简单的事实,根本不用“争议”。
学习任何一门外语,我们最终都要能够做到用那一门语言自如地记忆篇章、转述大意。而这些都需要一个基本的能力,记忆力。
已经理解的东西越多,能够进一步理解的东西就越多
记住的东西越多,记得住的东西就越多。
亚马逊丛林里有一种蝾螈,是科学家们的玩具,因为这种生物适应能力太强了:把它放在没有光线的地方,两天之内它就可能把眼睛退化掉;如果再把它拿到有光线的地方,两天之内它就会长出眼睛;把它扔到水里它就退化掉肺长出鳃,把它捞出来放到陆地上它就退化掉鳃长出肺……
你们要尽快摆脱对老师的依赖
因为尽管智商并不一定遗传,但习惯几乎必然会被下一代继承。
It was attempting to suggest that every disease and condition for which there had been no previous effective treatments might be responsive to vitamin therapies.
在查查同义词词典就知道了,“disease”是用来表达“疾病”最常用的词;而“condition”之所以经常在口语里使用,是因为“condition”通常指那些平日里常得也因此常常被提及的并不太严重的疾病。“She had a condition this morning. ”相当于在说“她今早上有点难受。”所以,“every disease and condition”相当于说“不管大病小病”。
“Flipping burgers is not beneath your dignity. Your grandparents had a different word for burger flipping; they called it opportunity.”我很不理解这句话的译者以及转载这篇文章
你不知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
拒绝学习等于拒绝进化。用个不太恰当的类比来说,拒绝学习的人就好像是甘心永远做猴子而不想进化成人一样。
我读高中的时候按照我们国家的习惯被分到所谓的“理科班”。仅凭直觉就知道大多“理科生”的所谓优越感是自以为是的幻觉而已。到了微积分和概率统计,数学才真正妙趣横生。因为这个时候,数学已经开始处理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生活的关键本质就在于其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然而那些当初“充满优越感幻觉的理科生”早就不再对数学“感兴趣”了。
《新编英语阅读手册》
随便翻翻就行的书,你看它干吗?浪费时间。
各种快速阅读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它们假定所有的文字都是格式化的——事实上这绝对不可能。只有格式化的数据才能批处理,这是每一个程序员都懂的道理。
积累阅读量是提高阅读理解速度唯一方法。读书多的人读书快。尽管好像人们更愿意相信这句话的反方向:那是“因为读书快所以才读书多”。
一个人的阅读量积累越多,他的阅读理解能力就越强,进而阅读速度就越快,进而阅读量更容易积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言文字是用来表述、记录、交流思想的。如果有什么真正美丽或者更加美丽的话,是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They’re not there to keep us out.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to give us a chance to show how badly we want something…”——
花时间选书不仅一点都不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等同于在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最先可以从作者入手,买牛人写的书,尝试着去理解牛人的看法和想法。想了解任何一个学科,都可以先去看看那个学科里当前最著名的人写过哪些书。最著名的人不一定是最好的作者,但,总体上来看,他还是最靠谱一
The Complete Guide to Successful Self-Improvement。
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想要改变生活,就要改变观念。从现在开始,请牢牢记住,“速成不绝可能”。如若真的相信这个简单的道理,就不大可能懈怠,因为相信这个道理就等于相信“一切都靠积累”,而笃信这种简单道理的人怎么可能偷懒,怎么可能懈怠
好的文章简洁、有效、朴素、具体、生动
我们的思考能力受到自身经历的局限,与此同时,我们未来的经历某种意义上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思考能力。于是,我们往往一不小心就掉到死循环之中。不夸张地讲,绝大多数人的所谓“悲惨命运”其实就是这么造成的。举例来说,在一个恶劣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人更可能因其灰暗坎坷的经历而养成消极的人生观,信奉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之类”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信条,从不相信任何人,做事从来都是不择手段;而他的这种人生观又会进而影响他生活中的每一个决定,最终注定遭遇更加暗淡的结局。追求速成的人某种意义上也是这样的。过去的生活经历从未让他有机会体会积累的好处。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积累的动力和愿望,在他们看来 “速成”、 “捷径”才是正途。而正因为他们的这种想法,他们的结果往往是到头来才觉一场空。可是时间已经流逝,能够用来达成愿望的时间更少了,于是就更希望能够找到捷径,能够速成了。
大多数人只要能做到坚持三年,每周至少三天去健身房锻炼两个小时,就可以塑造出魔鬼身材,男人雄壮,女人窈窕。当然,这只有万分之一的人做到(补充数据根据
常见的文章起码可以如此二分:文艺类文章与说理类文章。这两类文章很不相同。基本上,文艺类的文章可能更注重修辞、更考究措辞、更华丽更天马行空。然而,说理类文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看懂,传递信息,积累知识,交流经验;因此说理类文章的文字最好“简洁、朴素、有效、准确、具体”。
“求知”这个词的意味实在是太过理想化,还不如用比较朴素的另外一个说法“做功课”。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功课。写小说也好、写教程也罢,都需要做功课;功课做得多了,知道的就多了,能够用来思考的也多了,这些东西多到一定程度,写出来的东西必然厚重、有质感。肤浅的文字之所以肤浅,一句话:作者没做功课。知识改变命运,只因为一个人获得新的知识之后,他的整个世界都会因此发生变化。相信我,功课无止境。
获得知识的技巧:从观察到聆听,从阅读到反刍,从读书到笔记,从使用图书馆到使用搜索引擎,一切获得知识的手段需要技巧,并且还需要不停地打磨这些基本技巧。
下载到自己想看的、喜欢看的之后,首先去Google搜索英文字幕。搜索关键字大抵上用这样的格式即可: “电影名 发行年份 English subtitle”
我希望所有的人再也不要把自己当作初学者。掌握一门外语没什么了不起的,无非是花点功夫罢了。
在外语习得这件事情上,可以肯定,基本上所有的玻璃顶都是自己设置的。认为自己是“初学者”的害处在于,一旦如此认定,接下来的一切无能都是理所应当的:“我是初学者,听不懂才是正常的……”、“我是初学者,读不懂不奇怪……”、“我是初学者,肯定说不好……”这些想法是那么地自然,那么地合理,乃至于不知不觉之间,就被这种想法所牵制,结果就是:一辈子都是初学者。
2010年年底,我去深圳中学讲座,了解到很多高一高二的学生,一年读50本以上的英文书。这样的数量当然会令很多人跌破眼镜。可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正常人正常地使用语言的量级而已。想想吧,当年你读高中的时候,不也是一下午读完一本小说么?一年读50本书,只不过是一周一本的速度而已,实际上并不夸张。这样大量阅读的孩子,在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班的情况下,去考TOEFL,随随便便就是110分以上,去考SAT,2300分以下基本上不太可能。这就是国内正在发生的事情。据我所知,现在国内很多著名中学孩子都是这样的,比如,南京外国语学校、长沙雅礼中学、东北育才中学、北京四种、太原五中……而那些脑子早就被限制住了的家伙们呢?我所知道的国内绝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一年读英文书的数量不会超过10本。这就是差别,这就是观念差异造成的结果。
首先一个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只要努力不怕苦,没有办不成的事。有人总是强调别人的是个例,来宽恕自己的不努力。
版权共享,随意转载:云破天开 » 读书笔记:人人都能用英语
原来学的,都还给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