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医学如此发达,身边仍有很多人对中医深信不疑。而我一直觉得中医是古代医学,可以当做文化来传承,不能用来治病救人。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决定研究一下中医理论。
书只看了半本,当前的观点是。传统中医是一门披着阴阳五行外衣的古代医学。中医的天人合一、有诸内而形诸外、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治未病等理论,我相信这些思想是没问题的,如果没有大病,用来养生保健也是可以的。但是放在今天用来治病肯定是不够精确的。据我猜测,经过现代医学的改造,所谓的中医也只是保留一些名词而已。
举两个荒谬的例子:
1、鼻出血,石人体上部的疾病,中医有时采用大蒜捣烂敷脚心,引血下行,这就是上病下治的方法,反应了中医的整体观。
2、201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王军等发表的论文《试论量子纠缠与针灸》。孩子病了,给直系亲属针灸,取得显著效果。
以下是摘抄部分。
————
学好中医的基础,中医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写于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
《伤寒论》:东汉年间“医圣”张仲景所写,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专著,它与《金匮要略》原为《伤寒杂病论》中的两大部分。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金匮要略创造了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辩证论治理论,主要记载了内科杂病的诊治方法。
《神农百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本药物学专著,形成了中药学理论体系,奠定了我国药学基础。书中所记载的药物疗效至今仍在使用。(东汉25年—220年)
中医的基本手段:望闻问切。(切:脉诊、按诊)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
每种事物都可以根据它们所处的状态、性质、位置、趋势、作用、功能等的不同用阴阳来概括。
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用阴阳区分人体结构:前为阴后为阳,即胸腹部为阴,腰背部为阳;肢体内测可弯曲面为阴,肢体外侧可背申面为阳。
心肝脾胃肾等实体脏器为阴,中医称之为“脏”,中空器官归属于阳,如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等,中医又称之为“腑”
经脉洛脉亦有阴阳之分。隶属于脏,循行人体内侧面,不循于头面部的经脉,称为阴经;隶属于腑,循行于人体外侧面,上循于头面部的经脉称为阳经。由于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故分布于体表及身体上部的络脉称之为阳络。分布于内脏、肢体深层及下部的络脉称为阴络。
体阴:即组织结构以及营养、补充形体的各种营养物质,如精、血、津液等。
用阳:指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如具有固护、温煦肌表作用的卫气。
人体无非阴阳,无论是形体还是功能,只要发生病变,都是阴阳失调的结果。
阳偏盛,面红、发热、口渴、精神烦躁。
阴偏盛,发凉、怕寒、腹部冷痛、精神不振。
阳偏虚,神情疲乏、喜卧床。
阴偏虚,潮热盗汗。
中医学病理总纲“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中医认为阴阳失去平衡石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治疗上的基本原则就是恢复阴阳的平衡,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虚之。即“阴阳偏盛,损其有余,阴阳偏衰,补其不足”。